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它为农作物根系提供赖以生存的场所,容纳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土壤是大量微生物的家园,微生物通过自身代谢,完成土壤中一系列生物化学转化过程。
央视再次聚焦化肥,这一次重点报道了什么?作为农民朋友,值得一看。
建议在WFIW环境下观看
健康的土壤可以生长出健康的作物,为我们带来健康的生活,但是眼下在我国很多的地区由于多年来连续使用农药和化肥,不少地方的土壤出现了种种不健康的状况,比如:土壤板结、农作物品质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日趋严重的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每年使用的化学农药量超过130万吨,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比发达国家高一倍。然而由于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仅为20%-30%左右,70%-80%农药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土壤和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严重。据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及全国各地的环境监测站的检测数据表明,全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达到我国可耕地的10%以上。
由此可见,我国农田生态环境农药残留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而且,农药残留是一种面源污染,浓度低、范围广,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难度大、成本高,并且还有二次污染。 微生物修复最具潜力
微生物修复技术被公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土壤修复技术,在解决农药面源污染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修复的前提基础是具有高效降解污染物的菌株资源,这也是生物修复技术产品的核心,当前我国农药微生物降解最大的菌株种质资源库已在建立。预计该种质资源库中农药降解菌株能降解的农药种类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农药品种。
这些菌株能够高效降解我国农田生境环境中各类有机磷、有机氮、有机氯类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共有62个降解菌株及其发酵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具有化学农药降解功能的细菌新种27个,占同期同类型新种的63%。来源:央视网等
|